唐詩欣賞(一):初唐
古典詩詞是公職考試的必考題型之一,題目通常是問詩的意旨,或者以那首詩引發的問題,例如會搭配詩人特色、成語、歷史文化背景等,因此,瞭解詩詞的詩意是首要條件。今存《全唐詩》有四萬多首,坊間有常見的讀本《唐詩三百首》,一般人除非特別喜歡古典詩,很少將三百首通通讀遍,歸納公職考試的題目,唐詩時常出現,所以,瞭解幾首著名的唐詩是非常必要的。
雖然考題有常見的古典詩,但是,為了搭配文學知識應變,有一個觀念是必備的,那就是古典詩的斷句。五言是上二下三,七言是上四下三,掌握此一原則,詩歌的意思大致就能掌握。舉例大家最熟悉的李白〈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讀法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上二下三),古人作詩,絕對不會斷句成:「床、前明月光」或「床前明、月光」等等,這是古典詩格律的一種成規,而七言來說,例如崔顥〈黃鶴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相同,讀法是「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上四下三),記住此原則,就能初步將詩句斷開,而才能繼續瞭解意思。
古典詩的單位是「聯」,兩句為一聯。句數上,絕句有四句,律詩至少八句,或者是八句的倍數,例如十六、三十二……以此類推的句數,也有上百句的律詩,稱為「排律」。基本上,唐詩入門,閱讀五、七絕,以及八句的律詩,是不會有壓力而能體會唐詩之美的選擇。
一般對唐詩的研究,將唐詩分為初、盛、中、晚唐四期,每一時期均有代表詩人詩作,以及他們的風格。初唐指唐代建國至唐玄宗之前的年代,這是唐詩的準備時期,詩歌受到齊、梁卑靡浮艷的影響,但詩人們力求創新,也賦予詩歌新的生命。主要詩人有史稱「初唐四傑」的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摒棄浮靡的宮廷詩風,開拓寫作題材,建立唐詩昂揚的風調,作品描寫真實生活。另外有宮廷詩人沈佺期、宋之問,稱為「沈宋」,仍沿襲齊、梁舊風,多有「宮體詩」的習氣。陳子昂則是初唐的復古派,首先倡導革新,主張力除形式主義,反對六朝華靡文風,追求漢魏風骨和風雅興寄。陳子昂是唐詩開創時期在詩歌革新的理論和實踐上都有重大功績的詩人,韓愈稱讚他:「國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是從初唐到盛唐時期的承先啟後的詩人。
初唐詩的時代意義是律詩的體制逐漸形成,格式固定下來,五七言絕句地位亦隨之提高。
駱賓王〈在獄詠蟬〉: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意思:
秋天裡寒蟬叫個不停,被囚禁的人思鄉愁情深。哪堪忍愛蟬兒對著我這個白髮人哀吟,霜露重,蟬兒難舉翅高飛,大風吹起,蟬鳴聲被掩沒。無人相信蟬的飲食居處高潔,又有誰能為我表白這一片心。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意思:
關中的三秦地區,原野護守著長安的宮殿高牆。遙望蜀川,五大渡口在風煙中飄緲迷茫。我和你都是外出作官、遠離故鄉,今天與你分別的心意,也說不出來。只要我們是真正的知心朋友,即使分隔天涯,心中也和親近的鄰居一樣。在分手的地方,我們不要兒女情長,傷心得像小孩子一樣哭哭啼啼,淚濕衣巾。
沈佺期〈古意呈補闕喬知之〉:
盧家少婦鬱金堂,海燕雙棲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白狼河北音書斷,丹鳳城南秋夜長。誰謂含愁獨不見,更教明月照流黃。
意思:
盧家年輕的少婦,住在以鬱金香和泥塗壁的華麗屋子裡,海燕飛來,成對成雙棲息於美麗的屋樑上。九月寒冬時,在搗衣聲中,樹葉紛紛下落,丈夫遠征遼陽已經十年,令人思念。白狼河北的遼陽地區音信全被阻斷了,幽居在長安城南的少婦感到秋夜特別漫長。有誰能瞭解獨自相思卻不得相見的苦楚? 偏偏明月還要透過紗窗,照著黃色的帷帳,令人愁上加愁啊!
宋之問〈渡漢江〉:
嶺外音書絕,經冬復立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意思:
我在嶺外作客,好久沒有和家鄉親友互通書信了,算一算,經過了冬天,又一個春天,差不多有兩年了。而現在,我正渡過漢江,走在回家的路上,眼看就要回到懷念已久的故鄉,心情反而覺得有些慌亂害怕,甚至不敢跟迎面而來的故鄉親友詢問消息了。
陳子昂〈登幽州台歌〉: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意思:
前面沒有古代賢明君主的蹤影,後面也不見一個禮賢下士的君主,我真是生不逢時。想到天悠悠而高遠、地悠悠而廣袤,在此天地之間,我獨自憂傷,讓人禁不住傷心,淚流滿面,沾濕了衣襟!
留言列表